12月2日,国内主要的商用密码基础设施提供商三未信安(688489.SH)正式登陆上交所科创板,公司本次发行募资超过15亿元,分别用于“密码产品研发升级项目”、“密码安全芯片研发升级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等。募资项目实施后,将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
多重利好叠加 公司营收净利持续双增长公开资料显示,三未信安专注于密码技术创新和密码产品的研发、销售与服务,主要产品包括密码芯片、密码板卡、密码整机和密码系统,产品广泛应用于金融、证券、电力、电信、石油、交通、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关键行业。根据国家商用密码认证中心数据显示,三未信安密码板卡资质数量在行业中排名第一。根据 Market Research Intellect 2021年统计,公司在全球密码硬件安全市场(Global Hardware Security Module Market)中位列第九。密码技术是保障网络安全的核心技术,产业应用与创新发展已延伸至国家基础设施、金融证券、电力
能源、数字经济、数据安全等重要领域。据赛迪数据,我国商用密码市场总体规模2021年为539.4亿元,预计2022年将达707.64亿元,2023年有望达到985.85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受益于行业快速发展及政策红利,报告期内,公司经营规模持续扩大,盈利水平不断提高。据招股书,2019-2021年,三未信安实现营收分别为1.34亿元、2.02亿元和2.7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2047.86万元、5230.55万元和7469.51万元;2022年1-9月,公司实现营收1.72亿元,同比增长 25.77%;实现归母净利润2979.50万元,同比增长75.33%;预计2022年全年实现营收3.52亿元-3.81亿元,同比增长30.08%-41.00%;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03亿元-1.20亿元,同比增长37.41%-60.74%,营收净利均实现快速增长。三未信安凭借领先的密码技术、高性能的密码产品、完善的解决方案和优质专业的服务,在政府、金融、证券、能源、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和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行业拥有广泛市场,积累了各行业、各领域的高质量用户。据招股书,报告期内,三未信安主要客户包括吉大正元、数字认证、格尔软件、信安世纪、深信服、启明星辰、绿盟、天融信等网安企业,以及国
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平安、华泰证券、IBM、AWS、Visa、三星、戴姆勒等国内国际大型企业客户。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致力于密码核心能力提升 作为科技创新型的商用密码基础设施提供商,三未信安产品全面支持国产SM1、SM2、SM3、SM4、SM7、SM9、ZUC 等密码算法,可实现各种应用场景的国产密码改造和数据安全保障,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数字货币、物联网、V2X 车联网、
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提供数据加密、数字签名、身份认证、密钥管理等密码服务。公司凭借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推出了国内首款安全等级三级密码板卡和首款安全等级三级密码整机,以及国内首款FIPS 140-2 level 3(美国联邦信息处理标准3级)认证的密码整机。密码芯片是信息领域的核心基础和关键部件,2020年12月,公司第一款自研密码安全芯片XS100流片成功,2021年10月通过国家密码管理局商用密码检测中心检测并取得产品认证证书,2022年9月完成量产,正在全面推向市场。XS100密码安全芯片的成功推出,不仅能够完善公司商用密码产品体系,而且量产后将替代目前外购的FPGA芯片、主控芯片等,加强核心芯片供应链安全。基于当前的核心技术体系,公司构建了密码芯片、密码板卡、密码整机和密码系统组成的完备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密码产品体系。公开数据,2019年-2022年1-6月,三未信安研发费用分别达到3291.09万元、3708.17万元、5045.51万元和3009.26万元,占营收比例分别为24.60%、18.31%、18.66%和31.98%,研发费用呈逐年增长趋势。三未信安表示,信息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越发重要,三未信安将密码技术核心能力的提升作为公司的发展战略,致力于实现从密码芯片、密码板卡到密码整机、密码系统的体系化能力提升和全国产化,为我国电子政务、大型国企、重要行业的密码应用提供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国产化密码产品和系统。(燕云)
数据宝统计显示,截至12月1日,沪深两市ETF两融余额为1316.4亿元,环比上一交易日减少5.03亿元。其中,ETF融资余额为1113.56亿元,环比减少5.83亿元,连续3个交易日持续减少;ETF融券余额为202.84亿元,环比增加8022.33万元。
央视新闻报道,据成都市卫健委消息,目前,成都市在疫情防控中坚持国家防控方案第九版、落实二十条优化措施,采取更为科学精准的防控手段,在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成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