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不抵债东芝求生,不排除 100% 出售半导体业务
作为「日本制造」的代表企业之一,在核电业务巨额亏损的拖累下,东芝走到了十字路口。根据东芝最新财报预测,截至 2017 年 3 月的 2016 财年,全年将出现 3900 亿日元的亏损,为连续三年亏损,债务将超出资本 1500 亿日元。为填补亏损,东芝计划在 3 月底前出售「金鸡母」半导体业务股权,社长纲川智在 2 月 14 日的记者会上表示不排除 100% 出售的可能性。
东芝半导体(存储部分)营收占整体东芝公司仅约 15%,营业利润却高达 50%,是东芝最大获利来源。除非财务窟窿太大,东芝不会愿意 100% 出售,否则未来将没办法赚钱。但如若推迟出售,东芝则很可能因难以摆脱资不抵债困境,按东京证券交易所的规则从主板交易降为二板交易。
有 142 年历史的东芝是日本老牌家电企业,日本第一个电灯泡、第一台洗衣机、第一款冰箱,都诞生在东芝的车间。
而在过去十多年时间里,在中韩企业夹击下,曾经如日中天的日本家电业早已雄风不再。索尼、日立、松下等公司亦纷纷开始了去家电化的业务转型。
2006 年,东芝以 54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当时濒临破产的西屋电气以发展核电,该价格超过市场预期一倍。此外,东芝还定下目标,力争获得中国、印度等全球几十座核电机组订单。然而,时运不济,2011 年的福岛核电站事故,导致全球核电建设停滞。东芝美好愿景落空,其新一代技术难以付诸实践,导致巨额亏损。2015 年 5 月,东芝又爆发了前后三任社长参与,跨越时间长达 7 年的财务造假丑闻。当年净亏损被爆出高达 4832 亿日元,创历史最高纪录。
事实上,东芝的问题,也可以看作是日本整个家电业的缩影。一方面,日本企业机制和观念落后,大企业病严重,决策链条长,沟通成本高,且不愿意对海外分公司授权,管理模式不适应当前快速变化的市场。另一方面,中韩企业持续崛起,制造成本更低。此外,日本国内其实对于低利润的家电制造的没落很坦然,一定程度上也有主动退出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