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海关统计数据平台更新了进出口数据,经我们查询与统计发现,5月我国新冠试剂出口货值为13.94亿元,已不足1月高峰时的10%。将时间拉长,这也是2021年以来,新冠试剂单月出口货值首次跌破20亿元。
5月新冠试剂出口不足1月一成
统计显示,5月新冠试剂(商品编码:38221900)出口货值为13.94亿元,环比下降60.80%,是今年出口货值最低的月份,已不足1月高峰时的一成。
按省份来看,5月仅有浙江、广东、北京、江苏、福建新冠试剂出口货值超过1亿元,且出口量均出现大幅萎缩,其中浙江、北京、福建当月新冠试剂出口货值环比下降超过50%。
从出口市场来看,5月国产新冠试剂主要销往德国、美国、中国香港,这3个国家和地区进口量均在1亿元以上。与4月相比,美国对国产新冠试剂的进口货值下降超过20%,德国、中国香港进口货值均下降超过50%。
“5月海外对新冠试剂的需求极度萎缩,最近海外疫情有抬头迹象,抗原试剂需求在慢慢增加。”一位IVD头部企业新冠试剂出口负责人向我们表示,目前放松防疫的一些国家对我国新冠试剂的进口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最近国内的价格战打到了海外,海外抗原试剂价格在快速下降。
国内需求也在收缩
在出口断崖式下跌的同时,国内新冠试剂的需求也在收缩。
今年5月,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河南甚至在全国率先宣布于全省范围实行48小时核酸。但最近以来,这种高频次、高投入、严防死守的检测模式,出现了一些松动。
据健康时报16日报道,近日,全国多地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取消常态化核酸检测机制或取消查验核酸证明。江西、安徽合肥等多地对于低风险地区人员取消查验核酸证明,低风险地区人员可直接通行。
另据报道,5月底,全国多地的医保部门收到了国家医保局抄送的一份函件,明确提出用医保基金支付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费用不符合现行医保政策规定,要求相关地区立即整改。
此外,随着集采的深入,抗原、核酸试剂的中标价持续下行,市场规模持续被压缩。5月底,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是疫情常态化防控的重要手段,各级医保部门要采取跨省联盟集中采购、竞价挂网、区域价格联动等措施,持续将检测产品价格引导至更低区间。
IVD企业布局下一个增长点
随着国外放松疫情管控,国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此前强劲的新冠检测需求快速回落,在量价齐跌之下,IVD行业的洗牌不可避免,新冠试剂企业的下一个增长点在哪里?最近多家企业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2021年,新冠检测为东方生物带来百亿元收入,约占全国总出口量的16%。作为新冠试剂出口龙头之一,东方生物正在加快国际化布局,并推动其“三个平台”的产业化进程。
东方生物6月14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美国、英国子公司生产布局正有序推进中。2022年,公司将充分利用好新冠检测试剂带来的行业影响力,大力拓展国内外战略合作新客户,同时,已合作战略客户全面延伸到中长期战略合作,力争将原有业务即POCT快速诊断平台、分子诊断平台、液态生物芯片等“三个平台”已储备的数百种产品,全面嫁接到战略合作伙伴,全面推向国内外市场,尽快投产见效。
新冠疫情也为安旭生物带来了超高利润,6月20日,安旭生物在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称,公司会研发“二合一”或者“三合一”的联检试剂,可以同时测多种呼吸道疾病。药物方面公司在关注新冠的小分子药物、抗体药物。如果有好的机会,也会尝试参与。除此外,公司近期通过自有资金5亿元与央企中传金控合作成立10亿元的产业基金,主要投资处于创业期、成长期的医药、大健康、生物医药等领域企业或项目。
作为新冠核酸检测试剂市占率全国第三的企业,明德生物在6月16日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未来随着疫情的结束,公司战略重心将重新调整至新冠核酸检测试剂外的其他业务板块,将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与此同时,公司利用公共卫生事件的机会积累了大量现金,将积极投入研发并寻求外延式发展的机会,通过投资和收并购等方式进入体外诊断上游原材料、纳米孔测序、多组学检测等尖端技术领域。(知蓝)